精研切磋 勇攀教学新高峰——我校承办济宁市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研讨活动
【本站讯】3月20日—21日,济宁市2023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
我校化学学科作为济宁市化学特色学科基地,按照济宁市教科院部署要求,在学校统一领导组织下,全体化学组老师和相关处室,为顺利开展好这次全市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研讨活动做好了各项服务准备工作。
研讨会分为四个环节:专家报告、课例展示、特色学科建设成果汇报、专家点评。

山东省历城二中知名专家魏恒老师作专题报告。报告从核心素养与考试评价、课堂教学案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高考题分析四个方面展开。魏老师指出,高效研究《高考评价体系》、《课程标准》、高考试题及高质量试题分析与试题评价、教材、学生、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要贯穿教学始终。魏老师还毫无保留的向我们介绍了历城二中成功的备考经验:增强学生体验、定性定量归类、变量唯一思想、拓展大学实验教材、强化实验探究;通过集体备课、先导课、精制学案和精选试题、落实卷、说题等有实效的教研活动提升复习效果。
我校高三化学组创新项目式复习的新形式,围绕实验板块,戴杰、刘菲、赵甜甜三位老师,分别进行了不同类型的课堂展示。
戴杰老师讲授的《常见仪器、基本操作及其评价》,重点展示选择题题型的突破。对标一轮复习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必备知识,以及新课程标准中的新增实验,着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解题水平。
刘菲老师开展了一节《以气体为原料的物质制备实验》的实验综合大题的复习课。构建思维流程是本节课的亮点,每一小条思维模型的构建都以问题为驱动,以项目为情境、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顺利归纳出思维流程,始终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赵甜甜老师以《实验评价专项突破》为课程主题,制定复习主题,确定本节课的三个专项突破目标,选择合适实验情境、设置不同的问题组,帮助学生针对性的复习目标仪器和操作步骤,顺利完成复习任务。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学习的主动权,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优化。 高三化学组组长王淑慧老师作了《“化”动力为“学”力------基于项目式教学的高中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策略》专题汇报,并就化学特色学科的阶段性建设作了介绍。 王淑慧介绍,目前探索的项目式复习的新形式,是以项目为情境、以知识点为中心,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构建知识网络。主要表现为以“驱动性问题”引领课堂,引导学生基于问题学习,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充分发展思维能力,体验化学知识的价值;问题开放合理,结构完整,设计弹性化,适度预设、适度生成,放而不乱。 王淑慧老师还介绍了我校特色学科建设的五项措施: 一是集体备课,能够最大限度凝聚教师的集体智慧。二是先导课,同组教师在吸收借鉴先导课的基础上,更加深入细致的二次备课,带着研讨后的最佳方案进入班级教学。三是精制学案和精选试题,备课组分小组研究高考题和模拟题,讨论确定整卷方向和考查主题,思考和落实考点,核心考点每卷考,重要考点轮换考。四是周练落实卷—知识和能力落实,制定详细周练计划,学生积累经验和技巧,固化模型,提高速度和规范。五是说题训练,目的是寻找快而准的解题技巧,立足提高学生能力,设计微专题强化训练。 济宁市教科院高中化学教研员蒋庆同高度评价了三节精品课例,肯定了我校在二轮复习中的重要示范作用。随后,蒋庆同全面分析了济宁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对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鼓励老师们再接再厉,全力备考济宁市第二次模拟考试。最后他提出,二轮备考中要将重点知识进行分类、提炼、总结,对重点知识再掌握,关键还在于提高解题速度,熟练掌握类型题的解题策略。 济宁市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研讨活动在我校召开,是对我校化学学科发展的充分肯定和激励,同时也展示了我校教师良好的工作面貌和深厚的教学能力。我校全体化学教师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勤学广思、坚毅前行,不断推进学科建设再创佳绩,为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继续贡献力量。 (文:王淑慧 图/来源:教务处 高三级部 编辑:徐婷 审核:李大盈)